星期一, 2月 05, 2007

伴君如伴虎,猛虎卻不若君王兇殘-最後的蘇格蘭王(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)

又到了電影獎項滿天飛的春天啦XD....得獎電影常在這段期間超越票房,成為觀影的指標,不看部得獎或提名影片就好像自己看電影沒品味似的。但是受獎項寵愛的影片卻又未必合普羅大眾的胃口,所以就會出現一些人大罵又悶又難看憑啥得獎,然後擁護者又跳出來與反對者大戰的精彩戲碼(可能比電影更好看ccc)。春天,正是個電影界星光閃閃卻又充滿火藥味的季節啊(遠目)....

在國外看電影總是沒像在國內方便(有字幕真好啊orz),不過不怕死的我又挑了部充滿口音的得獎片。這部就是之前橫掃各個男主角獎項,即使在競爭激烈的奧斯卡,也極為看好有機會奪魁的:最後的蘇格蘭王(The Last King of Scotland)



標題取自烏干達獨裁者阿敏,他自稱為蘇格蘭王。



改編自蓋爾斯佛登(Giles Foden)的小說,敘述虛構人物-蘇格蘭籍的年輕醫生尼可拉斯蓋瑞崗(Nicholas Garrigan,由詹姆斯麥艾維(James McAvoy)飾演,他可是Glasgow出身的,推一下XD)為逃避家裡與父親的名聲壓力,來到非洲烏干達行醫,在因緣際會下遇見了掌握大權的烏干達總統伊迪阿敏(Idi Amin),並成為他的"御醫"。阿敏給予蓋瑞崗相當大的信任,甚至視他為親信。起初嚐到權力與寵信的他,彷如即將枯萎的花得到了滋潤,他貪婪地吸著。然而在逐漸發現阿敏多疑且殘暴的真面目時,卻發現自己越陷越深無法自拔....



小說版"最後的蘇格蘭王"的封面。


阿敏被認為是非洲史上最為殘暴血腥的統治者,屠殺了數十萬人,挖墳的速度趕不上殺人數,只好把屍體丟去餵鱷魚。不過電影對這方面,倒是巧妙地避開了,片中無意對已發生的歷史再大書特書,而是集中在一黑一白的主要角色關係上描寫。烏干達脫離英國殖民,讓阿敏在蓋瑞崗身上找到了認同(蘇格蘭人大部分不認為自己是"英國人",這種亟欲從英國分離的思想,同時認為自己有如蘇格蘭人般勇猛善戰,讓阿敏對外自稱為"蘇格蘭王");而阿敏對自己的信任,也對原本來到非洲,就只是為了逃避家庭與父親的蓋瑞崗來說,是一種沒在自己家人上找到的感覺。

登上頂點的滿足感,很快就被阿敏猜忌的性格帶來的恐懼給取代:隨時懷疑身邊的人背叛,擔心被刺殺。讓阿敏在國際媒體風光調侃西方強權的同時,私下卻急躁,疑神疑鬼。而蓋瑞崗在偶然間脫口而出他對首相的不信任,竟讓他從此"消失"。原本因為恃寵而驕,不願理會英格蘭記者的他,也不禁在記者給予他的真相前倒抽一口冷氣。這時想再離開阿敏身邊已是難上加難,彷彿被囚禁在烏干達一樣。對男女關係不拘小節的蓋瑞崗,竟與阿敏的其中一位妻子有了關係,種下了禍因....雖然蓋瑞崗在烏干達人民的眼中是無惡不作的阿敏的親信,但當他省悟過來,計畫逃離時,還是幫助了他,因為"你是白人,所以外面的世界會相信你所說的真相。"透露著種族歧視的無奈。



歷史上的阿敏檔案照。


雖說電影描寫烏干達最為血腥殘酷的統治者,但整部片並不會血淋淋的(不過那一閃即逝的畫面倒是深深印在腦海裡,還有男主角被用刑的那段看起來真的很痛....囧rz),反倒是兩位主要角色一來一往,用演技與對話描繪出阿敏瞬息萬變的性格。佛瑞斯特懷特克(Forest Whitaker,之前只看過他在戰慄空間演一個小賊,怎麼一下就變成爭奪影帝的黑馬....囧)演起阿敏來真是入木三分,口音,肢體動作,還有最重要的眼神....當他帶著疑懼的表情直直瞪著人,都會覺得身邊的空氣頓時凝結了下來....orz看到最後會越來越為男主角的安危感到害怕,以驚悚片的角度來說是超越100%的成功 囧(At least they got me....)



Forest Whitaker飾演的阿敏,比較一下吧XD


看完這部片,可以充分感受到為何Forest Whitaker會是男主角獎項的當紅炸子雞了。本以為李奧納多今年終於有希望封王了,半路卻又殺出這麼一個程咬金....orz導演在片尾結束前還放了一小段阿敏本人的紀錄片,顯然是對演員很有信心,事實也證明他表現得很優秀(演到烏干達人民皮皮挫....以為阿敏回魂了orz)。期望Forest Whitaker可以獲得影帝殊榮!

本片最大的缺點我想就是:電影最後一幕恩德比機場劫機事件中,沒能看到以色列特種部隊發威啊 囧~~



再不乖叫阿敏來吃你~~XD

1 則留言:

匿名 提到...

看這過部片後心裡很沈重,
就像當初看盧安達飯店一樣...
虫帥....我室友那時也在烏干達喔,
不過當時還是小baby...